上个月,帮一个做了十年内容的门户朋友找工作,当我问起她对公众号运营的了解时,只知道一些浅显的知识。恩,因为她的本职工作中没有公众号运营这一块。
其实完全可以把公众号作为当年写博客的升级,我司很多小朋友都开着公众号,从运营到前端到产品,有着自己的一小圈粉丝群。
我最近收到了很多简历,大部分都是那种“我现在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但是你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你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当我跟一个小朋友沟通,他说在学校特别无聊,我问他怎么不开个公众号试着玩玩呢。
他说:“很多公众号不就是写几段话发几幅照片么,我猴年马月才能做到像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这么多粉丝啊?”
对,开了公众号,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里,阅读量都是两位数,粉丝都是一位数,但是不走出第一步,那就永远没有机会长大。
那么我来说说自己开一个公众号能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一、个人管理
你能坚持更新么?你能坚持每天写东西么?你能保证写下自己的片刻灵感或者是书评影评么?(每天更新这点儿我没做到,但是买电冰箱一定要会制冷么?)
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视角么?
你能坚持每天做一件事情,从不间断么?例如和菜头每天在朋友圈发一张北京的天空照片,开始我觉得他这个挺无聊的。但是前几天,当我想知道之前的某一天,北京是否是雾霾天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去翻他的朋友圈。
二、用户研究
别觉得这词很正式。从广义上说,每个人都面对着用户研究这事儿。卖煎饼果子的要考虑如何让客户买自己的,不买隔壁的,如何让他们加一杯豆浆。做乙方的需要考虑怎么说话才能让甲方点头叫好,做下属的要考虑怎么做才能让领导心中默默赞许,创业的要考虑做什么才能让投资人心甘情愿的掏钱……
那么运营个公众号,就会从一开始就要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去想问题。
你要面对谁讲?
你希望什么样的人来关注你?
你要讲什么样的内容,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方式?
你要用语音还是文字?图为主还是字为主?
你希望给大家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他为什么要关注你?你能给他带来什么价值?
你要做你自己还是当人妖?(恩,我知道很多糙爷们在微信号里装作 MM 小编)
……
三、产品设计
每一篇推送就是你的产品。
那些乱七八糟的颜色和字体,就显得很 LOW 了。
在顶部加一个亮闪闪的“请点击这里关注我们”?连关注公众号都不会的用户,你发展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处?
在结尾加上一句,请大家帮忙分享给你的朋友之类的,这不就是“不转不是中国人”的翻版么?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主动去分享和口碑宣传的用户价值更高。
别看只是简单的一篇图文,你要研究字体变化、排版美化、选图配色等各个方面。
四、分享体系
你看过很多书,但是不是觉得没有什么记住的?
你看过很多文章,是不是觉得没有什么卵用?
你听过许多讲座,是不是觉得听时热血沸腾,过几天就忘记了?
那么试着把这些每次都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讲述出来,哪怕没有听众,你只要站在台上,就有了价值。未来,会慢慢的把一些只是路过的人吸引到你的台下。
当年我在新浪博客上发了不少喜剧类的文章,整个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会不停的站在听众的角度去想象他们现在的心理,然后想办法在最后时刻来一个反转。所以很多人都会抨击说相声粗俗浅薄,但是如果你真的听过很多的话,好的相声对于用户的心理把握是最准确的,知道观众笑点在哪(那些电视上的晚会相声除外,笑声都是假的)。
五、参与者与旁观者的心态差别
你是个旁观者的话,你会随便抨击别人的内容质量、排版水平、运营手段等等。这时,其实都是负面因素在作祟,会不停的去挑错。我曾经做过实习老师,最恨的一类学生真的不是那种不听课的,而是那种处处都来挑你的刺,拿着什么全国奥赛题过来质疑你的学生。他们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凸显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秀智商优越感。这就是挑刺型人才。
当你是参与者之后,你的心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知道一篇图文排版需要多久,文案需要写多久,坚持每天发内容有多难,你会看到别人运营上的优点,不停的去思考去尝试能否为我所用。
我在创业前,经常大放厥词说别人的产品没有这个功能没有那个功能,恨不得高呼一声“你 TM 的不请我去做这个产品,真是有眼无珠。”
但是创业后,在有限的资源中,我就特别理解很多产品的动作规划。并不是什么都做就是牛逼,而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另外,下面的这段话,是我想对产品经理同行说的。
开一个公众号,可以让你随时知道微信的各种功能动态,非常方便你去第一手的体会到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微信团队一直是我特别佩服的团队,不是因为用户量大,而是因为在这么大的用户量情况下,一定产生了非常非常多的大众需求,但是他们在产品设计方面仍然非常非常克制,这点儿值得所有产品同行深思和学习。
光是微信公众号新迭代的编辑器,新老版本的细节变化,就够有心人研究一阵子了。
所以,你真的应该去开一个公众号,然后,把妄念和加粉放在一边,默默的保持更新。
对于不更新或者不写小黄文的公众号,就果断取关,别骂人。
本文地址://www.qlpinke.com//article/2020/1111/21564.html